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风景区。这里山高林密、江水蜿蜒、宁静秀丽,淳朴的苗寨人深知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恩赐,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美景的同时过上富足的生活,化屋村经历了长期探索和实践。
如今,化屋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旅游特色村”“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
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到用理论武装进行科学指导,化屋村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下了生动注脚。
思想和理论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四个重大转变”,强调“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这是思想和理论的转变,居于统摄和管总地位,是认识之变、理念之变,是指导实现其他重大转变的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思想和理论的重大转变,源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战略思考。
大河奔涌,见证思想光芒。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母亲河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在青海,强调“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在甘肃,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四川,叮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各地迈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流域内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上游植被覆盖“绿线”比20年前西移约300公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长江沿岸省市的共识,长江上中下游,“含绿量”越来越高。
诸多现实案例有力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来自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过去,中国红树林因外来物种入侵、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养殖鱼塘污染等问题,面积逐渐缩小,生态系统不断退化。近年来,中国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人工修复等措施,推动红树林面积稳步增加,成为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至2022年已达到43.8万亩。
红树林的成功修复,是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改善生态的典范。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这“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不只是红树林修复。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最初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草”“沙”逐字增加,是全局统筹的思维、是系统观念的体现、是实地调研后的渐进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过去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密码,也是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从大江大河到高原丘陵,从乡村沃野到城市绿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
在陕西汉中,提出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在黑龙江北极村,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在江西王村石门自然村,强调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一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必将深刻改变中国、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