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领域 > 生态文明 > 最新动态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深圳篇章

2023-09-04 来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2022年第3期 作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调研组
     】【打印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在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是“深圳奇迹”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深圳努力走出了一条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是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绿色之城、生态之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城市典范。

  一、新时代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优异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广东、深圳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深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和殷切期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导向,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鹏城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蓝天绿地碧水”的城市名片愈加靓丽。深圳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市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突出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明显短板。深圳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把环境治理作为市委、市政府反复调研、反复研究、反复强调的“一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以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圳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用4年时间补齐水污染治理40年来的历史欠账,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转好,茅洲河、深圳河水质达到近30年来最好水平。“深圳蓝”名片持续擦亮,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18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新低,连续三年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限值,保持全国领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园之城”,公园面积已占深圳总面积五分之一,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90%。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域创建,是全国第一个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并成为“自然城市行动平台”。如今,市民群众推窗见绿、四季见花,畅享“绿色福利”,常态化的碧水蓝天绿地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成色愈加鲜明。深圳充分认识到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深圳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跑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优美曲线。自2000年以来,深圳先后9次修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从科技水平、经济、环保、能耗等方面提高企业进入门槛,主动淘汰转型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企业。“十三五”以来,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8119家,为高端项目落户腾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新兴产业形成“雁阵式”创新梯队,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4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8%,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6.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9%,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386.78亿元,先进核电、新能源汽车、生物质发电、智能电网等产业居全国领先水平。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7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6.6万辆,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100%纯电动化,成为全球纯电动物流车最多的城市,绿色建筑总面积达1.47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和占比稳居全国前列。万元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1/8和1/5,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法治保障愈加牢固。深圳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深圳始终着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深圳提供有力保障。深圳较早地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制修订《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建立起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早在2007年即实施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201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自2014年起每年提出生态文明改革项目,截至2021年已累计推出90项改革举措。2020年10月,党中央赋予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历史使命,深圳牢牢抓住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把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六大领域之一,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12项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事项;截至2021年底,生态环境领域各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进展顺利,部分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深圳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强化区域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二、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积累的经验启示

  历史积累经验,历史启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也形成了必须长期坚持的经验启示,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深圳模式”。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搞好生态文明。深圳用实践证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切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深圳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高位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政“一把手”更是以上率下,带头研究解决重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题会议300余次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圳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有效破解了思想不统一、行动不一致、责任不明晰的问题,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谋划部署迅速落到法律、政策上,执行到具体行动中。深圳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和具体行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引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在创造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历史奇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瓶颈和难题:土地空间和能源资源愈显紧张,人口承载力已近极限,生态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对发展与保护的碰撞和抉择,深圳清醒认识到生态资源是深圳长远发展的基础资源,生态环境是深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较早地提出以促进绿色低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如今的深圳,既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也是全国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探索出的环境与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证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作为较早承受环境压力的城市,深圳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先行探索与实践。自2007年深圳正式将“生态立市”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后,“生态”始终是发展的“关键词”和“硬约束”,并伴随着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出“建设美丽深圳”,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路径,并落实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确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的发展目标。由“生态立市”到“美丽中国典范”,深圳以“生态优先、环境第一”为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通过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接续奋斗,深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为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不竭动力。

  必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依靠特区立法优势,深圳先后出台20余部生态环保类法规和70余部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创新查封扣押、按日计罚、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许可等制度,并被国家相关立法吸收,形成具有深圳特色,体系完备、制度严密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紧抓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机遇,先行一步划定生态控制线、开展环评制度改革、启动碳市场试点、出台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等,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上做到“先行示范”。正是经济特区独有的精神特质,引领深圳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先行探路,让青山绿水蓝天得以最大化刚性守护,也使得深圳能够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宝贵制度经验。

  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更是对深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寄予了更大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抓住深圳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叠加驱动的黄金发展期,勠力探索、先行先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深圳新篇章。

  以更大担当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深圳将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圳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国之大者”,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把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

  以更强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圳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以先行示范标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提升绿色低碳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助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地。

  以更高标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迈向国际一流,推动水环境从“全面消劣”向“全面达优”迈进,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PM2.5浓度控制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5%以上,臭氧浓度进入下降通道;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5.2%,优良水体河长占比力争达到8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更多手段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深圳将继续发扬特区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践,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深圳建设的良好风尚。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