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领域 > 环境社会 > 最新动态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暨研讨会

2023-06-29
     】【打印

2023年6月26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主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环境保护》杂志社、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和机构近2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环境报、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胡军主持。

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胡军主持会议

胡军副书记首先介绍了发布会的背景。他讲到,政研中心于2018年参与起草了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公民十条”),今年也参与了“公民十条”的修订工作。为推动“公民十条”的传播和落实,政研中心自2019年连续4年组织全国层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并向社会发布调查报告,希望通过开展调查科学准确地了解公众生态环境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公众绿色生活方式转变和全民参与生态环保提供科学支撑。此外,政研中心研究团队还对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另外视角呈现中国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现状特点。他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多关注和研究公众绿色低碳行为领域,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行为。

政研中心社会部主任、研究员郭红燕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

 

郭红燕主任代表课题组全面介绍了此次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的总体情况及主要发现。她提到,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2022年公众在多个方面行为表现均有提升,尤其是在关注环境信息、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和环保监督举报等方面。本次调查研究还根据个体在私人、公共领域的环保意愿和行为表现,划分出五类典型人群,包括环保爱好者、独善其身者、公共参与者、行动不足者、消极旁观者。不同类型典型人群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力度评价和环境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环保爱好者群体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力度评价和环境质量满意度均最高,行动不足者和消极旁观者最低。

政研中心社会部高工王璇作“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的主题发言

王璇代表课题组介绍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的相关结论与发现。她认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与重要选择,中国当前的绿色生活宏观政策布局更加科学成熟,公众环境行为意愿普遍较强。基于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状况比较分析研究,报告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开展公众绿色低碳行为调查与评价;二是推动完善绿色消费相关制度供给;三是推动构建更加友好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四是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五是研究制定绿色生活指南;六是以志愿服务带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在专家点评及发言环节,10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并围绕公众生态环境行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相关内容作了发言。

专家发言一:夏光

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研究员夏光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内容扎实严谨,得出的结论非常有价值,是一份高质量成果。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对落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谈到食物浪费,夏光研究员认为,《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使食品浪费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从社会生活实际看,仍然有大量食品浪费的现象存在。针对此问题,建议采取先治标后治本、标本兼治的路线。近期可采取相对较易实施的管理措施,如将反食物浪费写进党的重要文件、开展反食物浪费专项行动、改革公费餐饮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化餐饮服务和团体餐饮的管理、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远期而言,应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政策研究,提出我国餐饮消费模式和饮食文化变革的战略性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反食物浪费良策、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群策群力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专家发言二:涂瑞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首席代表涂瑞和肯定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的重要意义,认为当前公众环境行为最主要的特点是知行不一,涉及外部、内部等各方面的因素,下一步应当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加强公众环境行为改变影响因素的研究。另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改变涉及方方面面,体现在日常细节中,例如学校食堂场景下的食物浪费、过短距离的外卖配送、公共场所的空调温度设定等各个细分场景下的环境行为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下一步还需抽丝剥茧,加深消费环节的拆解与行为研究。

专家发言三:董锁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董锁成作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尽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传统发展模式粗放和产业结构层次低,接续产业发展不足,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机制体制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他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是全面转型,绝不能就经济论经济、就资源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转型总体模式,即以保护和建设低碳环境为基本前提,以生态资源为重要支撑,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为发展动力,以先进的绿色文化为思想指引,以完善的绿色制度为重要保障,以高品质的生态人居为绿色家园,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专家发言四:王晓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王晓莉认为,政研中心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年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特别是疫情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来,十分值得点赞。她觉得,《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回答了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在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更加需要公众参与、需要全民行动,二是如何使社会力量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事业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她强调,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中,党的领导跟全民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必须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对全民行动的重要作用。

专家发言五:张强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强就“低碳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基于数字驱动和行为助推的政策执行框架”作了主题发言。围绕低碳社区治理,张强教授从低碳社区生活的必要性、低碳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及面临的挑战等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认为,目前低碳社区治理存在政策落实缺乏统筹、社区治理路径尚未打通、低碳社区与城市治理体系尚不融合等问题。下一步,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社区治理路径,一是加快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重新技术的运用、社会资本的运作、社区组织的运营等;二是通过资源整合,搭建“社区大脑”智能信息系统,有效引导居民生产生活行为。

专家发言六:孙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彦作了题为“心理学促进全面生态环境行为提升”的发言。孙彦研究员认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对于系统指导公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的生态环境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各类生态环境行为有一个共同的上位概念——生态价值观,即如何定位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建议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未来环保宣教工作中,注重对公民生态价值观的培育,从整体上推进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另外,此次发布的报告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行为特征人群,是一大亮点,下一步可以基于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

专家发言七:陈凯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凯围绕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作了发言。谈及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时,陈凯教授认为,根据物质消耗第一法则,物质消耗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人均 GDP 的增长总是与人均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正相关。但是当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一味追求消费更多,而是开始追求消费更好的产品,比如更倾向于绿色产品,这样就会改变人均碳排放量增长的情况。因此,促进绿色消费,就是要打破物质消耗法则,实现效用满足与物质消耗的脱钩。同时,他也认为,判断更加绿色的标准并不一定是人均资源消耗或者碳排放的绝对数降低,用相对数指标或许更为合适,但现在还没有看到足够有说服力的指标。

专家发言八:郭媛媛

《环境保护》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郭媛媛指出,报告清楚展示了当前我国公众生态环境行为的践行情况,对于我们建立和完善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非常有意义。近些年,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组合拳,包括环保设施开放、环境保护知识科普、志愿服务网络建设等等,都在影响着公众生态环境行为。通过持续开展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既能对过去开展的环保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又能有效帮助我们找到生态环保宣教工作的未来方向和路径。

专家发言九:张刚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局长张刚作了“以‘全民行’带‘生态美’促‘共同富’”的主题发言。张刚局长介绍了海宁市的基本情况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并分享了海宁市在推动全民行动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建立目标一致、城乡统筹的全民生态网;二是构建分类施策、多元协同的全民推动力;三是形成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系统化路径。他认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社会行动提供了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参考。下一步海宁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全民行动的最新要求,不断完善行动体系,优化传播网络,全面引导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城市。

专家发言十:马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的发布,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后续机制建设以及社会层面行为引导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他认为,近些年政府通过充分的环境信息公开,已与公众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报告中可以看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认可也在增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众对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的意识水平较高,在气候变化这样相对宏观命题下的感知还不够强烈,下一步可以加强气候变化意识提升方面的研究,把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环保行为与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此外,他还强调了数字手段的作用。他认为,数字驱动在中国生态环保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虽然电商平台等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环境挑战,但也孕育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蚂蚁森林的案例,IPE发起的垃圾分类随手拍等活动,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点击进入):

1.《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

2.《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发布

3.一图读懂《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