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领域 > 环境社会 > 最新动态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

2023-06-29
     】【打印

  6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开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自2019年起每年跟踪调查评估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状况,并发布年度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调查,全面了解公众环境行为状况、人群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促进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更有效地服务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本年度调查于2022年11月6日至2022年12月11日期间开展,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调查范围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2485份。内容涵盖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的各类行为领域,既包括私人领域日常环境行为,也包括公共领域监督参与行为。

  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但在不同领域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

  (1)行为表现较好的领域是“呵护自然生态”(八成左右受访者能基本做到“不食用陆生野生动物”或“拒绝购买毛皮、骨制品、药剂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关注生态环境”(近八成受访者主动关注或传播交流过环境信息)、“减少污染产生”(八成左右受访者能在多数情况下做到“居家或公共场所控制音量不干扰他人”或“不露天焚烧”,超七成受访者能基本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节约能源资源”(超七成受访者能通过及时关闭电器、电灯或水龙头的方式节约能源资源,六成左右受访者能经常做到“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一水多用和低楼层爬楼梯等行为)、“选择低碳出行”(六到七成受访者能在前往不同距离目的地或远途旅行时优先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和“分类投放垃圾”(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能够按要求分类投放各类生活垃圾),受访者在这些领域基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2)行为表现一般的领域是“践行绿色消费”(超六成受访者能够优先选择较为低碳环保的食品或电器,五到六成受访者能够基本做到重复使用和多次利用各类物品)、“参加环保实践”(43.3%的受访者曾参加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和“参与监督举报”(14.8%的受访者参与过)。

  调查发现,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在多个方面行为表现均有提升。在关注环境信息方面,2019年经常关注环境信息的受访者人数占比为60.8%,但到2022年,主动关注或传播交流过环境信息的受访者人数占比接近八成,比2019年增长了近两成。在践行绿色消费方面,2020年能经常做到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数占比为三到四成,但到2022年,人数占比已超过六成。在分类投放垃圾方面,2019年仅有30.1%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到2022年,公众在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各类垃圾投放上经常能做到的人数占比均在六成以上。在环保监督举报方面,2022年有超一成(14.8%)受访者举报过环境问题,比2021年(10.6%)有所提高。

  报告显示,在环境状况感知方面,超八成公众认为其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严重,部分公众认为其住处附近存在空气污染(23.1%)、噪声污染(15.6%)和垃圾废弃物污染(15.3%)等突出环境问题。除均认为空气污染和垃圾废弃物污染是突出环境问题外,城镇居民更多感受到噪音污染(17.9%),乡村居民则更多感受到水污染(13.2%)和土壤污染(11.6%)。

  具体到不同领域的环境行为,报告研究发现:

  (1)大多数公众经常主动关注或传播交流过环境信息,最为关注的信息类型是环境质量信息(39.2%)、政府环境治理进展和效果(31.8%)以及个人环保行为知识技能(29.0%)。三到五成的公众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等环境知识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半数以上的人没听说过或对内容不了解。

  (2)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25.8%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很多衣服、鞋子却不常穿”,22.2%的受访者在旧的电子产品还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就会更换新款。月收入2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浪费现象更为严重。

  (3)公众的低碳出行情况总体良好,75.3%的受访者在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前往较近的地点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电动车”,64.2%的受访者在多数情况下能做到“远途旅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地面交通”,61.3%的受访者在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前往较远的地点时,选择乘坐公共交通”。阻碍公众选择低碳出行的主要因素是“公交地铁站点远、换乘多”(43.4%),“公交地铁不准时、等待久”(35.1%),以及“周边共享电/单车少或有故障,去公交站点不方便”(21.3%)等。

  (4)公众对参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有一定积极性,43.3%受访者参加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主要通过社区(22.7%)、社会组织(12.0%)、政府(10.3%)等渠道参与,参与类型以绿色低碳实践活动(21.5%)以及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19.8%)为主。参与志愿活动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不知道如何参与(46.1%),其次是缺乏必要的培训保障(19.1%)、活动没有吸引力(18.8%)和周围人都不参加(15.6%)等。

  调查结果还表明,公众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高度认可,普遍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力度都在不断增强,认为增强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9.2%和64.7%。公众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为满意,东部地区公众的满意程度最高,东北地区公众的满意程度相对最低。超六成公众认可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整体上因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在不断增强,17.1%的公众认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很多。

  本次报告还区分了不同人群特征,根据个体在私人、公共领域的环保意愿和行为表现,识别出五类特点鲜明的典型人群,并对典型人群行为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是环保爱好者,占比21.9%。该类人群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出“高意愿、高行为”特征,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月收入8000元以上中高收入人群、31-45岁的中青年人群、东部地区居民以及城镇居民中环保爱好者的比例较高。

  二是独善其身者,占比35.0%。该类人群在私人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公共领域行动力较弱,呈现“高意愿,高私人领域行为”特点,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从业者、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人群、月收入2001-5000元人群、西部地区居民、女性群体中独善其身者比例相对较高。

  三是公共参与者,占比16.3%。该类人群在公共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私人领域表现一般,呈现“高意愿,高公共领域行为”特点,在企业或个体户从业者、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学生、高中或中专学历人群、月收入8000元以下人群、中部地区居民以及男性群体中公共参与者的比例较高。

  四是行动不足者,占比8.1%。该类人群表现出“高意愿、低行为”特点,即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行为表现均较差,尤其是在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表现更差,在离退休人员、大学学历人群、18-30岁青年人、月收入10000元以上人群、东部地区人群、城镇居民以及男性群体中行动不足者比例较高。

  五是消极旁观者,占比18.7%。该类人群呈现“低意愿、低行为”特点,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较差,既缺乏采取环境行为的意愿,也缺乏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在务农人士、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月收入8000元以下人群、西部地区人群以及乡村群体中人数占比较高。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