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成果 > 著作文章 > 文章

完整准确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

2022-10-0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俞海
     】【打印

  思想旗帜领航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成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包含着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蕴含着丰富的原理、哲理、道理,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就其主要方面来讲,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搞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作用。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当好生态卫士,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今中外有许多深刻教训值得深思,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必须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坚持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突破了旧有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各要素内在发展规律,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必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政策,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费物质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只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力量;科学理论指引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保持战略定力,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