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成果 > 著作文章 > 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笔谈之九:
深入学习理解“战略定力”的深刻内涵

《中国环境报》2020年7月24日

2020-07-2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越 王勇
     】【打印

  编者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重要思想已成为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目前已涌现出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理论阐述、实践路径和生动案例。为进一步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环境报社和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中国环境报》共同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笔谈”专栏,旨在邀请专家学者、典型地方撰文解读,为广大读者学习领会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参考和帮助,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今日准发文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原则与路径”欢迎品读。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这不仅是对内蒙古的嘱托,更是对全党全社会的要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学习理解“战略定力”的深刻内涵,对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变

  中华民族要实现生生不息、永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是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从狩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不同文明形态,相应的人与自然关系从依赖、敬畏、互动、征服逐步走向和谐。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将是伴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而一直存在的文明境界。当前,我国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因此,无论生产力进步与发展到何种高度,都要始终坚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既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标是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人类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空气、水、食物是大自然提供的,人类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也是大自然提供的。但人类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常常会忽视自然的慷慨和付出,忽视自然的唯一性和基础性。如果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必然会遭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衰落到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生病了”,从西方国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这些历史的和现代的教训都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动摇。要实现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人与自然互动的和谐、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方面,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之一。要统筹做好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不变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纠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是辩证统一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环境、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具体实现形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本质上反映的是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正确把握和处理,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只用了不到半个世纪就走过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种经济发展的“时空压缩”也带来了资源环境问题的“时空压缩”。再去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发展老路,已经难以为继,也不是高明之举。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绿色发展代表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具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领域。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衡量区域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维度。在某种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飞跃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意味着一种更高境界的绿色繁荣型发展。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15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体系、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三、坚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不变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开启“十四五”时期承上启下的一年。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节点,越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越要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不变,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刚性底线要求不动摇。

  截至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中7项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通过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城市以及19个市县级生态环境政策地方联络样本点的调研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表示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基本能够顺利完成攻坚战目标任务。然而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责任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自然条件制约等仍是各地普遍存在且不能忽视的共性问题,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依旧是短板。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提高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协同推进“三个治污”。同时,要不断优化生态环保工作侧重点和服务流程,落实好“两个正面清单”,以生态环保“送服务”实现为企业“减困难”、以生态环保“增效率”实现为企业“减时间”、以生态环保“优监管”实现为企业“减干扰”、以生态环保“强支持”实现为企业“减成本”,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在实现攻坚战目标全面完成的同时,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四、坚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精神不变

  生态环境保护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远未到高枕无忧的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根本转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生态环境保护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必须坚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前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挑战。一些人产生了生态环境保护“缓一缓”“松口气”的想法,更有甚者,“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这是思想认识还未根本转变、缺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表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以钉钉子的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就一定能建设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