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成果 > 著作文章 > 文章

政研中心代表性文章(1989-2019)之十
环境保护——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环境保护》2009年第12期

2020-01-17 作者:韩孝成
     】【打印

   编者按:1989年到2019年的30年间,政研中心作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宏观决策和管理支持机构,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与经济关系、环境法治、排污许可制、环境社会治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际环境政策比较等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研究专报、学术文章等成果。经在政研中心工作过、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副司级职务以上的70名研究人员自荐确认,选取了70篇代表性文章,基本覆盖了政研中心相关研究学科领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政研中心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的热点趋势,也有较好的借鉴参考意义。现选取部分文章陆续进行转发,欢迎品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内在地蕴含了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因此,新时期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显提升了环境保护地位,为我国今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大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环境保护全面融入具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战略全局。从现阶段总体布局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都蕴含着环境保护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发展绿色生产力

  生产力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利用自然进行物质转换的能力。但由于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生产力并不能无限发展。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条件下生产力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制约。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的制约。

  绿色生产力是由生产力提升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的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绿色生产力包含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能力。它可以同时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环境绩效、实现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从而持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从经济上看,绿色生产力就是要实现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最优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革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把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绿色生产力的主要含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还要关注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目的,这就内在地要求发展绿色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做基础和支撑,可持续发展要求立足于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合作双赢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模式,这就要发展提升社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绿色社会生产力。

  二、发展民主政治——日渐成为活跃领域和着力点

  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权利中包括环境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质量和变化与人民群众日益紧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公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涉及环境问题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信息传播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政策监督权的权益高度关注。环保事业单纯靠政府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参与监督。公众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不仅丰富了民主形式,也保障了群众自身的环境权益。

  公众参与的方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立法、监督、信访等途径,还要充分开拓包括听证制度、公益诉讼、专家论证、传媒监督与宣传、非政府组织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群众参与度。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经验,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借鉴。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着力点可以由环境保护担负。环境保护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密切相关,最容易达成社会共识与共赢,因此环保的公众参与最有可能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共赢”的切入点。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环境保护都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利益主体。环境事物的成果也能为最大范围内的人们分享,因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把环境保护领域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社会不公导致环境不公,环境不公加剧社会不公。社会公平与环境公平是紧密相关的。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都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有关。如果不能实现环境公平,所谓实现社会公平也就失去了现实内容。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与物的关系后面,从来是人与人的关系。”某些人和某些地区的发展牺牲了大多数人的环境和别的地区的环境质量,导致了环境不公。大多数的环境不公无法得到相当的经济补偿,加剧了社会不公。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平问题。

  总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诉求民主和公平正义,与环境保护的指向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活跃领域,环境保护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环境保护适合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着力点。

  三、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必然要求

  环境文化是文明转型的更高起点。以环境文化为价值导向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将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环境文化审视传统工业文明方式,反思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以求摆脱工业文明的各种危机,为寻求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寻找出路,用环保理念建构绿色的文化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精神文化需求。

  历史角度看,文化和文明问题中往往和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自然观方面。环境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世界环保理念的吸收和创新。我国有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底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必须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提倡环境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从没有中断过,甚至传至海外,并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思维、行为方式、习俗、典籍、语言中,影响至今。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到道家的“道法自然”再到佛家的“众生平等”,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高超的生态智慧。中华传统文明虽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只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创造潜能,从既继承又发展的态度出发,一定能够实现中华传统文明的再造,造福子孙万代。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必须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培养全民的环境伦理和道德,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强化环境治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是人本境界。以人为本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应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应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应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就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改变“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把社会发展的目的立足于人的合理需求。

  胡锦涛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难度大任务重,环境质量是社会发展的“短板”。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而要达到小康社会对环境的要求难度很大。2020年要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到那时,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人居环境恶化了,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最近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发展。

  按照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5% 的条件,即使“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少10%,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的任务仍然艰巨。譬如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是富营养化,含氨氮化合物超标,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是阴霾和空气悬浮物,这些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下降都没有直接关系。GDP 增速越快,节能减排压力越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也越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连接各种社会问题的纽带就是环境问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关键”。许多社会问题都与环境问题有关。譬如许多地方农民遭受的疾病就与水污染、重金属污染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很多地区频频出现的癌症高发村都与饮用水污染高度相关。环境问题解决不好,可能引爆许多社会问题。据报道,2008年近八成中国公众认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因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国家必须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力度,使改善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

  概言之,以人为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压力非常巨大,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环境保护肩负了极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容不得丝毫松懈。

  五、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把人与人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一次飞跃。落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必须探索源头控制、全方位防范、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构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全新体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发展目标之中,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诉求,把生态文明观念作为全社会道德、精神和观念建设的重要原则。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发展等各种社会活动纳入到统一框架下,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而实现人与人和谐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所在,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人与自然关系从社会视角是生态文明,从政治视角就是生态政治,从政治视角审视环境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功能和作用。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政治理念是生态政治观,这种理念强调必须协调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位置。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作者:韩孝成,2008-2013年就职于政研中心;原文发表于《环境保护》2009年第12期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