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成果 > 著作文章 > 文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政策实践 之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

2019-12-20 作者:宋波
     】【打印
     编者按:201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与会专家、代表重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贡献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政策实践”三个主题进行了观点阐释和实践经验分享。

  为进一步促进形成学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将陆续转发系列学习文章,欢迎品读。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多年来,湖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理念引领为先导、以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根本、以文化培植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倾心护美绿水青山、倾力做大金山银山,探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培育生态文化、构建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两山”湖州实践模式。
  一、湖州市践行“两山”理念取得的主要成果
  1.推动了“两山”理念深入人心
  湖州始终坚持当生产与生活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生活;当项目与环境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环境;当开发与保护发生矛盾时,优先服从于保护。在一个个绿色选择和生态行动中,逐渐凝聚了全市人民对生态优先的广泛共识。
  2.打造了长三角地区生态屏障
  作为太湖流域的上游,湖州全部关停了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不达标污染企业,全面完成了13个行业提标改造及转型升级任务,整体动迁了常年生活在太湖上的渔民上岸,入太湖断面水质连续11年保持Ⅲ类以上,为长三角地区构筑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3.探索了绿色发展新路子
  湖州千方百计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绘就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画卷。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连续五年列浙江省第一,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连续五年保持浙江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1.71∶1,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4.催生了城市发展新动能
  “两山”理念深度改变了湖州,先后催生了“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等一批重大战略,提升了城市发展能级。
  二、湖州市“两山”实践的主要做法
  1.坚持把“两山”重要思想作为核心理念
  把“两山”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1)用“两山”理念引领目标定位。湖州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第八次党代会继续坚持这一目标,并提出要奋力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用“两山”理念引领发展规划。在发展战略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计划等专项规划中,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体系,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变成刚性约束。
  (3)用“两山”理念引领考核评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将其纳入县区综合考核,推行三级绿色生态考核和乡镇分类考核。在全国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动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2.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工作
  通过系列环境治理行动,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突出问题。
  (1)重拳治水让水更净。大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实行四级“河长”全覆盖,在浙江省率先消除县控及以上断面劣V类和V类水质,全域消灭劣V类水体。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全部优于Ⅲ类。
  (2)攻坚治气让天更蓝。开展废烟、扬尘、尾气治理,对工业企业进行脱硫脱硝等绿色化改造,全面淘汰高污染燃料小锅炉和黄标车。2018年,PM2.5浓度均值比2013年下降了57.7%,降幅居浙江省第一。
  (3)铁腕治矿让山更青。推进矿山综合治理,矿山企业由612家减少到56家,减幅达91%,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关停矿山得到复绿;开采量由原先1.64亿吨压缩到0.47亿吨,削减了71.3%,并将逐步减量直至“零开采”。
  3.坚持把加快绿色发展作为关键之举
  努力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设通道,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1)做好融合的文章。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淌金流银”。湖州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级市,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乡村旅游之路。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57.1亿元,入选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莫干山的“洋家乐”单张床位1年上缴税金最高达14万元,村民用“山里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来形容民宿的经营收入。
  (2)做好倍增的文章。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了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团队790个,“国千”“省千”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催生了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涌现了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地理信息、物流装备等一批新增长点。近年来,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地、吉利新能源汽车、龙之梦乐园等多个百亿级绿色项目签约落户。
  (3)做好倒逼的文章。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纺织、印染、蓄电池等10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低散乱”企业3000余家、整治提升1520余家,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其中,铅蓄电池产业通过淘汰、兼并、重组等方式,企业数由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提高了18倍,税收提高了9倍。
  4.坚持把培植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力培植生态文化,推广绿色生活,推动全民参与。
  (1)弘扬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湖州溇港圩田、桑基鱼塘等地域生态文化。大运河湖州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太湖溇港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桑基鱼塘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钱山漾文化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2)加强教育引导。将生态文明列入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网络教育的必修课程以及全市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成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两山”讲习所,编发中小学生态文明教材,全市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的比例和学生环保教育普及率均达到100%。
  (3)强化公众参与。发布《市民生态文明公约》,将每年8月15日设为“湖州生态文明日”,组织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生态细胞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认同感、参与度。
  5.坚持把推进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
  从立法、标准、机制“三位一体”的角度,着力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1)探索推进地方立法。颁布实施《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就示范区建设专门立法的地区。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美丽乡村建设条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烟花爆竹禁止销售燃放规定,并在乡村旅游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
  (2)探索制定示范标准。湖州是目前唯一经国标委批复的全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生态文明、绿色制造、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等57项市级以上标准(国家标准9项),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以及17项绿色设计产品团体标准,占到全国总数的28%。
  (3)探索创新绿色制度。率先出台了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两个办法,实施了“生态+”行动、绿色发展、绿色消费、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规定。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县区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绿色银行,探索建立了区级环保委。湖州市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试点取得重要突破,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
  三、湖州市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基本路径
  湖州市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的湖州经验。
  1.着力打造全域美丽的环境样板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决做到“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触碰生态保护底线,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降低环境保护标准,决不允许搞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坚持把整个湖州大地当作一个生态作品来塑造,做到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步,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升级版,真正使全域美丽成为湖州最独特的气质。
  2.着力打造绿色高效的经济样板
  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依托湖州南太湖新区和各个万亩大平台,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大好高”项目,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打破拖累转型的“坛坛罐罐”,加快推进优胜劣汰,持续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承诺制”“五未”土地处置等改革,深度做好“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健康”等文章,加快打造美丽经济升级版。
  3.着力打造低碳环保的生活样板
  传承发扬湖州独特的生态文脉,加强全市域生态文化塑造,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细胞创建,引导广大群众把生态理念厚植于脑海、扎根于心灵、落实于行动。致力于成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的主导者、推动者、引领者,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生态基金”、筹建长三角生态研究中心,为促进长三角生态跨区域共治作出湖州贡献。
  4.着力打造改革创新的制度样板
  持续放大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研究制订大气污染防治、河道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国家标准,2019年新制定发布市级以上标准15项以上,新增20家以上企业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深化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保信用评价、生态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努力使湖州市制定的标准、建立的机制、探索的模式继续领跑全国,切实用硬制度管出好生态、好环境。
  作者:宋波  中共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办主任、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 部委网站
  • 部直属单位
  • 相关机构